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张雨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以“硬科技”与“创新”为引领的西安,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突破性成果,创新动能持续释放的同时,城市能级跃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引发全球关注。
5月26日,来自孟加拉国、加拿大、埃及、埃塞俄比亚、意大利、哈萨克斯坦、韩国、巴基斯坦、突尼斯、英国等10个国家的10位外籍专家走进碑林区,实地探访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与跨境电商产业园,近距离观察这座位于西安的老城区如何进行“硬核”科技突破与数字商贸转型。

外籍专家走进西安市碑林区
科技创新:打造从实验室到产业链的“碑林范式”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真正释放创新驱动发展的原动力”。如何有效推动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链”?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成为碑林区的“破题之钥”。
走进碑林区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仿生人形机器人、运载无人机等各式各样科技含量满满的新奇“玩意儿”令人目不暇接。外籍专家们纷纷举起手机拍摄记录。在这片“没有围墙的科技园区”,目光所及皆为省市区联动、城校企共建共享的成果。

外籍专家体验上肢康复设备
作为科技部首批国家级创新街区试点,碑林区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以“无界创新”理念打破物理边界,打造“一轴三区七大创新圈”空间格局,通过构建“高校+院所+园区+企业”协同创新生态,形成了以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我对这些展示的无人机、机器人等有浓厚兴趣,很好奇它们是如何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便捷,令人兴奋。”参观过程中,来自巴基斯坦的中国传媒大学外籍语言专家(乌尔都语)特赫米娜·菲尔杜斯感叹道。

人形机器人
近年来,碑林区聚焦“科创碑林”建设,坚持把“硬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大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全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630家,产值超600亿元;西安缔造者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猎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六爻飞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科技型中小企业660家;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62家;2024年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497亿元;认定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团队16个。
“这些校企合作成果让我印象深刻!比如仿生机器人项目,学生可以参与产品从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这种‘理论+实践’的无缝衔接,加速了技术转化,也培养了复合型人才。”来自韩国的北京韩半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金峻范表示,就像北京的中关村一样,碑林区环大学硬科技创新街区让高校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落实到生产线,这种模式为其他地区的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范本。
数字赋能:构建从传统商贸到数字经济的“丝路新枢纽”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跨境电商发展,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在数字化浪潮下,“出海”成为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的选择。
在中国(西安)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西安碑林跨境电商产业园(以下简称“西安碑林跨境电商产业园”),LED大屏上跳动的全球订单数据,与驼铃声响的丝绸之路历史影像形成时空对话。这里搭建的全球贸易网络让“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更加具象化,也让“西安智造”与“陕西品牌”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西安碑林跨境电商产业园
看着屏幕上实时变化的数字,来自突尼斯的国际政治问题专家文斯说:“这些数据改变了我对内陆城市外贸的认知。传统外贸需要多天的流程,在这里可能缩短到几个小时。”她表示,在突尼斯,随处可见中国制造的各类产品,不仅是突中两国经贸合作紧密的体现,也反映出中国与非洲国家保持着友好而稳固的关系。值得一提的是,西安这座城市巧妙融合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前沿的科技创新,特别是电商贸易发展十分迅速,未来发展拥有无限可能。
工作人员表示,当前全球贸易秩序正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而跨境电商凭借其方便、快捷、灵活的特性脱颖而出。数据显示,近年来(2021年至2024年),西安跨境电商交易额持续攀升,每年均保持30%的增速增长。2024年西安市进出口总值突破4118亿元、同比增长14.5%的亮眼成绩单背后,正是这样的数字新枢纽在强力驱动。

外籍专家们在西安碑林跨境电商产业园体验直播带货
“跨境电商的发展促成了各国之间商贸往来。以后在欧洲,我如果能随时买到西安的特色美食并分享给我的家人朋友,那可方便多了!”来自意大利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籍教师娜塔丽说道。当数字丝绸之路与中欧班列物理通道叠加,这里正在重现长安“胡商云集”的盛景,只不过这次是通过云端连接世界。

来自意大利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籍教师娜塔丽接受采访
目前,西安碑林跨境电商产业园企业涵盖B2B、B2C跨境电商,供应链,进出口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结算,互联网信息技术,跨境直播,新媒体数字营销,海外仓建设等领域80多家企业,如全意(陕西)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陕西数字出海供应链科技有限公司等;今年1—4月跨境电商交易额达0.8016亿元,区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