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打造黄河文化IP的北疆实践

时间:2025-09-05 15:19:00

黄河流经内蒙古843.5公里,流域面积15万多平方公里,不仅形成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为北疆大地注入了磅礴不息的文化生命力。

8月25日至9月1日,6场黄河主题交响音乐会在内蒙古6个盟市陆续上演,这是北疆文化活动季的重头戏之一,也是黄河主题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一次集中亮相,从一个侧面展示出内蒙古各地区在打造黄河文化IP过程中千帆竞发的昂扬姿态。

8月27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黄河主题交响音乐会在呼和浩特市举行。(李丰泰/摄)

近年来,内蒙古各地充分挖掘黄河文化内涵,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独具魅力的黄河文化IP,重大项目持续上新、文旅品牌竞相涌现、演出赛事精彩纷呈,古老厚重的黄河文化通过多元路径闪耀出新的时代光彩。

重大项目建设:高起点构筑黄河文化载体

入夜的黄河之畔,星河倒坠人间。在位于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的“天下黄河第一村”,民谣驻唱、汉服巡游、非遗表演等吸引了游客驻足观赏。

虽然是2024年建设的新景区,但这里够“红火”!逛黄河外滩,看民俗展览,购当地文创,品沿黄地区特色美食,在创意壁画前拍照打卡……走在村里的百米长街,你可以如墙上彩绘所示“不急且慢”地浸染村里蒸腾的烟火气、感受黄河文化的独特意蕴。

“天下黄河第一村”夜景。(图片来源:包头市委宣传部)

昔日的闲置村落,变成了如今的黄河文化“体验场”。“天下黄河第一村”是包头市在空闲8年的画匠营子村基础上打造的综合性农文旅项目,采用“三产”带“二产”带“一产”的可持续运营模式,今年以来吸引人流241.7万人(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58.9万元。

包头市深入推进北疆文化提升行动,全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以城市基因赋予黄河文化独特印记,让包头黄河IP在众多沿黄城市中形成差异化的鲜明印记。高起点打造对黄河文化传承有载体作用的重大项目,围绕黄河情怀构建有品质的黄河文化旅游带,以有解思维盘活黄河周边文旅资源,集中力量打造了“天下黄河第一村”、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重大项目,让游客通过这些项目可以看见黄河、亲近黄河、爱上黄河。

黄河对于包头,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母亲河,更是串联包头多元文化基因的精神纽带。包头市紧扣“自然奇观活化、文化基因解码、产业融合共生、传播效能升级”四大核心,以产业化、市场化理念,推动文旅游深度融合,通过黄河观凌周、中国·包头艺术博览会、黄河非遗贺新年等特色活动强势引流,打造具有鲜明差异化记忆点的黄河文化IP。

地处黄河“几字弯”顶端的巴彦淖尔市,全面推进黄河沿岸文旅产品提质工程,启动乌梁素海生态旅游区5A级景区创建工作,成功将719旅游示范路、乌梁素海环湖公路两个交旅融合项目列入自治区旅游示范路建设规划。将“歌游内蒙古”品牌融入“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升级打造黄河湾步行街、镜湖自驾车营地、塔尔湖镇旅游康养等“旅游四地”项目建设,建成一批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区、自驾营地、康养小镇、红色经典景区等。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中轴线。(图片来源: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

作为黄河流经内蒙古最长的地级市,鄂尔多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相关重大工程、重点项目纳入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和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规划,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鄂尔多斯“一舞一调两歌”保护传承创新项目,推动杭锦旗古如歌音乐博物馆、鄂旗乃日音乐小镇建设等,加快构建“东康伊”城市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区,沿黄风光、民俗风情、沙漠生态、红色研学文化旅游带“一区四带”黄河文旅发展新格局。

文旅品牌打造,彰显黄河文化地域特色

长河起雄坝,大漠出平湖。乌海市是黄河入蒙的第一站,黄河乌海段全长97.5公里,流域面积1754平方公里。2014年,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建成,不仅保障了黄河内蒙古段持续安澜,也造就出11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形成了沙湖相依、山水相连的独特景观,为乌海打造黄河文化IP提供了有力抓手和广阔舞台。

游客泛舟乌海湖。(郝鑫/摄)

沙漠和湖水在这里相遇,“沙漠看海,中国乌海”成为乌海响当当的特色文旅品牌。乌海湖作为集观光、休闲、娱乐、运动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依托当地独特的文旅资源,创新推出了游艇、沙漠越野、沙漠骆驼等20余种文旅项目,成为黄河流域吸引游客的亮眼“黄金带”和火爆“流量带”,先后荣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省级休闲度假旅游区和内蒙古网红打卡地等称号。

乌海市高度重视文旅资源开发和品牌打造,积极拓展与周边沿黄盟市资源交互,发布蒙西大环线、五城三沙大环线等主题精品线路。依托黄河、葡萄园等自然和产业资源,开发黄河观光、考古探寻、美食品鉴等体验项目。打造“黄河西行客栈”地标和黄河入蒙首站文化IP,绘制黄河“几字弯”手绘墙长卷、创作“黄河母亲”雕塑,“来沙漠看海”成为乌海市最为响亮的旅游标语。

2024年以来,乌海市接连上榜“年轻人热搜的热门小众出游目的地”、年度航旅目的地,一些热门综艺节目更是先后在此取景。

鄂尔多斯市坚持“全域旅游、全域融合”理念,主动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依托丰富的黄河文化资源和地理区位优势,全方位嵌入黄河文化元素,培育壮大文旅新经济新业态,“亮丽几字弯”文旅品牌越擦越亮。

重点培育以“亮丽几字弯”为主题的特色文旅IP,策划举办高层级的文旅节庆、论坛、展会等,成功打造鄂尔多斯黄河“几字弯”生态文化旅游节、美丽乡村文化旅游节等文旅品牌。实施精准营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策划开展“亮丽几字弯”文旅IP宣传推广主题活动,持续扩大鄂尔多斯文化旅游知名度、美誉度。

随着“歌游内蒙古”区域文旅品牌建设不断推进,各盟市因地制宜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一批特色文旅IP,“呼伦贝尔大草原”、包头“北疆有情 包头有请”、“渡·阴山”、“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四季旅游好去处”等文旅品牌越叫越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内蒙古、了解内蒙古、爱上内蒙古。

演出赛事赋能,丰富黄河文化动态表达

6月21日晚的呼和浩特体育场,歌声飞扬、欢乐流淌,以“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为主题的“歌游内蒙古”北疆文化活动季就此启动,现场超3.5万人共同参与了这场文化盛宴。最高49.9元、最低9.9元的票价,让本场演出充盈着文化惠民的温度与全民参与的活力,高水准、低票价的“人民主场”演出形式赢得网上网下好评如潮。

“唱响北疆”2025内蒙古民歌大会。 (赵政宇/摄)

8月30日至31日,“唱响北疆”2025内蒙古民歌大会在乌海市乌海湖演艺广场激情唱响。从最初的区域性民歌展演活动,逐步成长为汇聚多省区民歌艺术精华的全国性民歌展演平台,内蒙古民歌大会参与人数和参演队伍逐年攀升,影响力传播力明显增强,成为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名片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形式。

演出精彩不断,赛事接力进行。在长城与黄河握手地的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2025内蒙古老牛湾黄河大峡谷100越野赛”于6月1日激情开跑。4000余名选手穿梭于青山绿水间,尽览270°太极湾的绝美风景。清水河县以赛事为媒,推动“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观光旅游,相关话题还持续登上微博热搜,推动老牛湾黄河文化从“地方文化”走向“全国视野”。

2025内蒙古老牛湾黄河大峡谷100越野赛。(图片来源:“青城融媒”微公号)

一场马拉松,燃动一座城。6月22日,今年的“包马”选择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鸣枪开跑。来自英国、爱尔兰、肯尼亚等国家和全国32个地区的近万名跑步爱好者齐聚黄河之畔,用脚步丈量母亲河畔的“醉美”赛道,感受鹿城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

8月16日,“逐梦北疆·绿茵驰骋”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蒙超”)在呼和浩特市举行启动仪式。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打造的顶级足球赛事IP,“蒙超”开赛后,迅速成为全区体育爱好者关注的焦点。在“蒙超”联赛期间,还同步举办了美食节、非遗展等活动,让赛场成为周末游目的地。

2025年伊利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揭幕赛。(图片来源:“内蒙古体育局”微公号)

“跟着演唱会去旅行”“跟着赛事去旅行”,为演出和赛事奔赴一座城市,已经成为出游的新风尚。内蒙古推动文艺演出、体育赛事与文旅推介深度融合,开展了一系列打造黄河文化IP的特色文体活动,呼和浩特2025年中国原生民歌节、内蒙古黄河大合唱暨包头黄河合唱周系列活动、鄂尔多斯“草原村排”、“乌兰察布之夜”等火爆出圈,让人们通过喜闻乐见的形式感受黄河文化的魅力,也推动了演出和赛事流量转化成文旅增量。

大河润北疆,万象启新章。当黄河遇见草原,内蒙古以“水脉”贯通“文脉”,深入挖掘黄河两岸悠久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打造黄河文化IP,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绵延数万年的黄河文化正在北疆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实践全媒体记者 王丹 席嘉璐)

终审:刘 佳 二审:赛 娜

编辑:郭晓旭 校对:崔致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