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一周看台:天灾中的民生之殇与政客之恶

时间:2025-07-21 18:15:00

东南网7月2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维东)强台风“丹娜丝”重创台南、嘉义、云林等台湾县市。全台近100万户停电、1.6万多户人家的铁皮屋顶被掀飞、700多人伤亡,各种损失高达28亿多元新台币。台风过后,面对满目疮痍的家园、停电断水的困境,受灾民众不仅悲苦无助,还得一次次被冷血的政客在伤口撒盐。“丹娜丝”撕开了民进党当局“为民执政”的画皮,让赖清德的“团结十讲”沦为沾满泥浆的政治笑柄。

台南市北门区的积水退去后,淤泥里嵌着老人的布鞋。一位年近八旬的老者蜷缩在破壁残垣中,指着空荡荡的厨房嘶吼:“铁皮顶被整个掀走,水涨到小腿肚,我舀了三天三夜的水!”而七股区的受灾民众对着媒体镜头怒呛:“没水没电没网络,民进党说复原快?听他们鬼扯!”更令人痛心的是那些本可避免的伤亡:嘉义县81岁的陈姓老翁独自修缮祖厝时倒毙屋檐下;台南佳里区60岁的林姓独子,为保护99岁母亲爬上损毁的屋顶盖帆布,失足坠亡;七股区两名工人在同样的自救中摔破头,缝了十几针……

这些悲剧的背后,是赖清德勘灾时“社区要利用天然灾害训练”“我们要自己爬啦”的冷血话语,被台湾网友痛批“何不食肉糜”。当年迈的民众请求台军协助清运大型废弃物时,得到的回应竟是“不能什么事都靠台军”“台军不能进入民宅”的冷酷拒绝。在“汉光演习”与民众生死之间,赖当局选择了前者,这种将政治闹剧置于民生之上的抉择,早已注定了受灾民众的血泪命运。

台风过境12天后,台南市仍有400多户处于黑暗之中。民众申请补助时,被一沓近10页的表单吓退,不识字的阿嬷们捧着表格在区公所门口哭成一片。这荒诞的景象连绿营自己人都看不下去,谢舒凡等民进党籍市议员拍桌怒斥市政府“毫无作为”,痛批有关部门“各吹各的调”,要求简化表单“别让补助变成压力”。

其实,这场混乱早有预兆。勘灾时,赖清德对着家中漏雨的民众说“那边有帆布”,转头却对提供帆布的嫡系人马林俊宪大加赞赏;当民进党籍民代陈亭妃试图反映灾情时,他不耐烦地打断“简单讲就好”。这种厚此薄彼的官僚作风,暴露的正是民进党“派系优先于民生”的执政逻辑——救灾不过是政治秀场,帆布够不够用不重要,谁递的帆布才重要。

台湾媒体人“文翔政论”说得辛辣:“与其来勘灾说些正确的废话,不如回台北继续‘十讲’转移注意力。”台湾《中国时报》也刊登评论文章,直言赖清德“不知民间疾苦,还把责任往外推”。

数据无声却很真实。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在灾后的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施政满意度大跌5.8个百分点,不满意度反超满意度,再现“死亡交叉”。该基金会董事长游盈隆直言,赖的声望“跌至上任低谷”。

这组数据远比民众的眼泪更锋利,它标志着深绿选民的集体觉醒。一个深绿支持者面对镜头泣血忏悔:“我非常后悔投给民进党,非常后悔!”这种转变源于残酷的现实:选举时赖清德用“童年台风记忆”卖惨博同情,上台后却对受灾民众说“要韧性”;他曾声泪俱下地承诺“守护家园”,如今却在民众呛声时掉头就走。民众党发言人吴怡萱的批评一针见血:“灾民需要的是协助,不是来了更无助。”当“台独”政客连装模作样的耐心都消失时,选票的反噬只是时间问题。

赖清德之流的冷漠并非偶然。当他们将台军演习置于救灾之上,当没到救灾现场的刘世芳宣称“复原很快”,当台南市把一沓补助表单当作政绩,暴露的正是“台独”势力的核心逻辑:为政治操弄可以牺牲民生,为“抗中保台”可以罔顾人命。那位摔死的林姓独子用生命证明,当赖当局把军队绑上“台独”战车,当“韧性”成为政府失职的遮羞布,最终埋单的永远是老百姓。

更讽刺的是,赖清德们总爱把“清廉、勤政、爱乡土”挂在嘴边,却在受灾民众最需要政府救助时,露出了独裁者的傲慢与冷血。他们要求民众“自强自立”,自己却在权力的顶端坐享其成。

台湾《联合报》刊发社论指出,此次风灾中,赖清德当局的救灾效能颇受訾议,更糟的是其救灾态度,“不仅漫不经心,更以倨傲姿态面对求助无门的灾民”,赖清德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难道以为自己下乡‘勘灾’是去供民众瞻仰歌颂的?”台南灾区流传的那句“国民党多坏,听民进党说;民进党多坏,亲身经历”,道破了所有政治谎言的终点:民生不是选举口号里的修辞,而是暴风雨中那盏不会熄灭的灯,那双手及时递来的帆布,那个愿意爬上屋顶而非夸夸其谈的公仆。

台风“丹娜丝”留下的不仅是废墟,更是一面照妖镜。它照出赖清德“团结十讲”的虚伪,照出民进党当局执政无能的底色,更照见台湾民众对“台独”闹剧的厌倦。当烛火在废墟中重新点燃,照亮的不仅是重建的希望,更是刺穿政治迷雾的醒悟——任何背离民生的执政之路,最终只会通向更多屋毁人亡的黑夜。

来源:福建日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