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晚,珠海市基层中医师承项目在中医药一条街(东街)正式启动。项目启动后,依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组织导师团,对来自全市各基层医疗单位首批60名中医临床骨干,普及推广中医体质膳食技术,系统传授24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和12类中医药适宜技术。
启动仪式上,还发布了广东省地方标准《中医体质膳食模式体重管理技术规范》,并为“珠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珠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实践基地”授牌。活动当天,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举行专家义诊和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活动。

来自全市各基层医疗单位的中医临床骨干向师承指导老师拜师 受访者供图
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珠海市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极点城市,紧紧围绕省委“百千万工程”部署和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启动基层中医师承项目,通过构筑“防、治、康、养”一体化中医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珠海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玲萍,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党委书记、局长朱自琴,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院长陈前军,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院长黄东晖,珠海正方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龙新文及各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领导等参加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罗福智主持。
罗福智介绍,本次项目将“中医师承培养”与“中医药一条街建设”相结合,通过传统“师带徒”等模式,由名中医专家组成导师团,为全市基层培养中医临床骨干,围绕“体重管理年”普及推广中医体质膳食技术在肥胖合并糖脂代谢性疾病体重管理在基层的运用,以及慢性胃炎、颈椎病等24个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系统地传授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与针灸、拔罐等12类中医适宜技术,为基层打造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中医人才队伍,为珠海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的“健康动能”。
“爱戴师长,认真学习,全面继承老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技艺,并努力弘扬……”在拜师仪式环节,来自全市各基层医疗单位的中医临床骨干手持拜师帖,大声宣读拜师辞,向师承指导老师拜师。各位弟子后续将通过系统的学习,以更扎实的技术服务群众,成为扎根社区的健康守门人,真正实现“小病在基层,看病有良医”。
启动仪式上还正式发布了《中医体质膳食模式体重管理技术规范》,并为“珠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和“珠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实践基地”授牌。
《中医体质膳食模式体重管理技术规范》由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体重管理中心主任谢长才团队牵头制定,是国内首部深度融合中医体质理论与现代营养学、针对成人超重与肥胖人群的体重管理地方技术规范,在中医体重管理领域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珠海智慧”和“珠海方案”。
“珠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设立在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主要负责标准制定、师资统筹、培训认证和质量监督等技术支持;“珠海市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实践基地”设立在中医药一条街(东街),作为临床带教与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中心+基地”依托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作为广东省目前唯一的中医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的资源优势,能够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系统化、规模化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基层服务可及性,减低群众医疗负担。
广东省中医院党委书记史俏蓉表示,广东省中医院将全力支持该中心建设,选派高水平专家团队,充实中心师资力量;通过共建名医工作室、组织专项进修培训等多种途径,加快中心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省中医院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的带动作用,并依托“杏林寻宝”平台整合特色技术,协助中心筛选出“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并推动标准化建设和技术推广,努力为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共同为健康珠海、健康湾区建设贡献中医药智慧与力量。
启动仪式后,来自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的多名专家在中医药一条街(东街)为市民义诊,义诊专家阵容豪华,覆盖男科、骨科、肝病科、肾病科、脑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传统疗法科等多个专科。同时还有杵针、刮痧、火龙罐、推拿等中医特色疗法展示体验,让市民近距离感受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文|记者 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