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消防展示硬核力量。

孩子们带着自己的小发明亮相科技活动周。

机器狗跳跃表演引得小朋友阵阵欢呼。本报记者 郭靓 摄
150余项科普体验活动、200余场群众性科技活动……5月24日,2025年青海省科技活动周在西宁市中心广场启动。
一年一度的科普盛宴再次惊艳来袭,今年都有哪些有趣有料又炫酷的科技展示和互动体验?快来跟随记者一探究竟。
镜头一:移动球幕影院
在家门口就能“问鼎苍穹”?这可不是开玩笑。
今年科技活动周,除了火爆出圈的老朋友机器狗如约而至,更迎来新朋友——移动球幕影院。这座直径达8米的半球幕影院,蓝色充气外形憨态可掬,它可以用科技的力量将星辰大海浓缩于十几分钟的震撼之旅,让观影超乎想象。
踏入球幕影院,仿佛置身倒扣的苍穹,半球形屏幕将观众完全笼罩,360度视野无死角。无须佩戴任何设备,只需抬头仰望,浩瀚宇宙便在眼前铺展开来,转头瞬间,壮阔山海层层叠叠奔腾而来,正所谓“抬头即宇宙,环顾皆山海”。
今日播放的影片是《恐龙的灭绝》,整个球幕通过绚丽多彩的画面和环绕立体声展示了奇妙的恐龙世界。“哇,太神奇了!”有的孩子坐着,有的孩子干脆躺在地上,以裸眼3D的观影方式,沉浸在这如梦如幻的视听盛宴中。
青海省科技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凭借气膜建筑快速搭建、灵活布置的优势,移动球幕影院可广泛应用于科普教育、艺术展演、品牌发布等领域。无论在城市广场、文化公园还是文旅景区,皆可轻松落地,为不同场景赋能创新体验。
镜头二:彩韵陶风
“我们的作品名为《彩韵陶风》,灵感来源于青海柳湾彩陶博物馆。”来自西宁市第一中学八年级4班的史子诺和八年级6班的侯博宇自信地展示着他们的小发明。
小小展示盒中,彩陶剪纸复刻出博物馆微缩场景,黑红黄白彩色电线交错,一头连着微型摄像头,一头连着迷你小风扇,集通信智能与环保节能于一体。
“当游客进入博物馆时,AI摄像头就会检测出有人进来,这时候,A主控板显示‘有人参观’并打开门禁,同时给B主控板通信,光环板就会亮起。”史子诺向记者介绍:“游客的进出,随时影响着博物馆内的温度与湿度。当检测到温度与湿度于一定范围之外,风扇就会自动转动,从而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参观环境以及做到文物保护。”
“目前,我们的设计还有潜在的改进空间,信息课孙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指导建议。”侯博宇充满期待地说:“接下来,我想去打卡更多博物馆,在旅行中寻找灵感,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作品。”
“科技活动周更像是孩子们的创新成果嘉年华,他们用奇思妙想点亮科技之光,让创造乐趣触手可及。”一旁的孙老师笑着说。
镜头三:消防科普
“叔叔,这是什么?看上去像是小坦克,又像小赛车。”
“这是消防机器人。在危险灾害事故现场,它可以侦察、探测、搜救、灭火。它是消防救援队伍的‘新战友’。”
活动现场,西宁市城中区长江路消防救援站展示了消防机器人、救生抛投器、雷达生命探测仪、空气呼吸器、切焊机等多套高精尖救援装备,并详细介绍各类装备器材性能参数、用途及注意事项等,让市民游客近距离感触消防科技成果、体验消防科技魅力。在消防员叔叔的悉心帮助下,萌娃们排队坐进消防车驾驶室,激动兴奋地感受这个红色庞然大物的硬核力量。
另一边,青海消防通过设立消防科普现场咨询台、摆放科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文创等方式,普及消防常识,并就市民关心的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一一解答,让大家认识到电动自行车安全关系千家万户。
互动问答环节,消防员向孩子们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内容涵盖火灾的成因、预防措施、逃生自救方法等。孩子们认真聆听,踊跃互动,纷纷表示要将学到的知识带回家,与家人一起共同学习、共同防范。
编辑:刘海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