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校园足球怎么踢?“山东方案”出炉

时间:2025-08-16 08:14:00

日前,在2024—2025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女子组全国总决赛中,山东济南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成功卫冕,这是该队连续第三次站上全国最高领奖台,夺得该项赛事的“三连冠”。历城二中女子足球队建队4年以来,已夺得8次省级赛事冠军,3次站上全国最高领奖台,并摘得2023年世界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冠军。这是近年来,我省深入体教融合推进校园足球改革,强化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衔接的有效成果。

近日,为进一步深化我省青少年足球综合改革,推动青少年足球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青少年校园足球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围绕全面深化体教融合、提高普及水平、畅通成才通道等提出10条措施。

中小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

《若干措施》提出,中小学校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并纳入大课间和课后延时服务,普遍成立足球兴趣小组、社团或俱乐部,积极参加校内外足球比赛和足球活动。

高校要强化公共体育课程足球教学,开足上好足球课。鼓励有条件的幼儿园开展符合幼儿成长规律的足球趣味活动。

高质量建设3000所左右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坚持男女足协同发展,推动青少年女足运动普及与提高。广泛开展“快乐足球”专项志愿服务、公益足球赛、幼儿园足球嘉年华等各类足球公益活动。

允许优秀足球人才跨学区合理流动、成建制升学

《若干措施》明确,鼓励各地建立小学、初中、高中校园足球人才“一条龙”升学体系,允许小学、初中优秀足球人才跨学区合理流动、成建制升学。2024年全省438所初、高中学校招收足球特长生6764人,36所高校招收足球运动专业和足球专项学生705人、在校生规模1992人。

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中学组建足球特色班,符合条件的可突破市域范围招收具有足球特长的学生。有序扩大体校与本科高校“3+4”校园足球人才贯通培养规模,探索开展普通高中、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贯通培养试点。

支持新型足球学校、足球职业学院试点高质量建设。有序扩大高校特别是“双一流”高校足球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规模,持续增加足球运动专业和其他专业足球方向学生招生数量。布局建设5个省、市、县(市、区)共建校园足球高水平综合改革试点区。

构建“1+3+N”校园足球赛事体系

《若干措施》提出,各级教育、体育等部门统一制定年度竞赛日历,建立比赛共办、成绩互认机制。建立健全赛事体系,构建以“省长杯”为引领,山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联赛、“体彩杯”中小学校体育联赛足球比赛等3个品牌赛事为支撑,国际、区域邀请赛等为补充的“1+3+N”校园足球赛事体系。

鼓励校园足球队伍参加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地方预选赛、决赛阶段比赛。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每年要举办一届覆盖全学期的校内联赛,积极组织参与校际联赛。健全赛事举办方、参赛(训)单位、运动员家庭多方保险投入机制,完善运动伤害风险防范和处理机制。

引入“挑战组”和“争冠组”升降级机制,鼓励开展主客场赛制,打造校园足球“最美主场”,每年参与学生200余万人次。

到2027年,建设50个省级校园足球名师(名教练)工作室(站)

《若干措施》聚焦加强师资力量、加快场地建设,强化数智赋能及国际交流等短板和弱项,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建设50个省级校园足球名师(名教练)工作室(站),每年选送20名左右优秀足球教练员赴足球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

目前,我省用“外引内培”相结合的办法,畅通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入校任教、到校帮教带训渠道,各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吸纳专业足球教练528人,学校自主聘用专业教练778人。

研制校园足球教练员课程,开展等级资格、校园资质、专业能力“三位一体”师资提升计划,每年省级培训1000人以上。数字化赋能,建设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大数据管理平台,涵盖所有足球特色学校的球员信息,实现赛事“一站式”服务、教练智能化匹配、人才全过程管理。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于晓波 王原 通讯员 王桂龙)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