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四川青川猎犬品牌正式发布 259只猎犬持证上岗 年狩野猪破200头

时间:2025-05-20 20:34:00

△活动现场 鄢怀林供图

鄢怀林 杨都 封面新闻记者刘彦谷

5月20日,由青川县猎犬保护与发展管理中心、青川县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企业)主办的以“犬守粮仓 农耕有伴”的青川公益护农行动暨猎犬品牌推广活动在该县乔庄镇举行。

此次活动标志着青川猎犬这一千年传承的本土犬种正式开启品牌化发展新征程,将为乡村振兴与生态保护注入全新动能。

当天,随着青川猎犬巡游的结束,青川县20个乡镇遴选出的40只猎犬在其主人的牵引下,霸气走到台前,向参会人员展露矫健身姿和出色的狩猎能力。

“身材匀称呈流线型、头身尾腿比例协调、五官端正,这是青川猎犬给人的第一印象。青川猎犬主要发源于曲河乡,以‘窝前犬’代表。”青川县猎犬保护与发展管理中心主任王光全介绍,“窝前犬”外观极具特色,其中,黑眼珠儿带“沙”,咽舌上多有黑花,生就一对斗篷耳,尾巴背得像镰刀。毛发的颜色多为铁青色,板栗色、烟熏色,极具隐蔽性。

青川猎犬在当地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兴旺发展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据青川县林业部门统计,近年来,当地野猪种群数量快速增长,目前已达1.3万余头,自2016年以来,全县共发生野猪等野生动物致害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事件3.8万余起。

“这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青川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野猪近年来给全县造成损失面积12.5万余亩,折合经济损失4780万余元,同时野猪伤人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安全。

为此,为有效控制野猪种群数量,保障农业生产和群众安全,青川县积极开展公益护农行动,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调配,大力培育本土优质猎犬,发展专业猎犬队伍,实施精准化、人道化种群调控,在维护生态平衡的同时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参赛猎犬 鄢怀林供图

“窝前犬很有灵性,不伤牲畜家禽,通过群体围捕,外出撵野猪颇有收获。”当天,由青川县曲河乡猎犬大户叶润林带领参赛的公犬13号夺得青川猎犬评选活动公犬一等奖,他告诉记者,青川猎犬一旦嗅到野猪的气息或发现野猪的踪迹,会激发起它们狩猎的天性,经过长期训练窝前犬,青川猎犬的狩猎能力相当出众。

一组数据印证了叶润林口中青川猎犬出色的狩猎能力。“目前全县登记在册的优良成年猎犬达到259只,其中公犬134只、母犬125只,主要分布在石坝乡、房石镇、曲河乡等地。这些猎犬训练有素,随时可以出动狩猎,仅在过去一年,狩猎野猪数量就超过了200头。”王光全介绍,近年来,该县林业局组织管理中心人员分组对全县现有成年优良品种开展现场认定并建立档案,准确掌握青川县猎犬资源状况。

“青川猎犬是全国现存不多的优质猎犬,是当下农民朋友开展野猪致害防控的好帮手,经过训练,还有望成为今后公安、消防等特殊领域的利器。”四川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教授马晓平介绍,受限于生存环境压缩等因素,青川猎犬也面临数量减少等困难,保护成了当务之急。后续,科研院所和高校将加强地方猎犬品种优良狩猎基因筛选和繁育等拯救性保护工作。

发挥猎犬优势,守护地方和谐发展,青川县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青川加快猎犬战训基地建设,出台青川猎犬保护与发展政策,组建科研团队,培育优质血统,创新‘驯养+认养’模式,推广“公司+协会+农户”合作机制,让猎犬养殖成为富民产业。

据介绍,下一步,该县将按照“一犬兴一业”的思路,以乡村振兴为契机,着力加强青川猎犬品种培育、品质提升、品牌推广,打造公益护农与狩猎观光全链条产业,以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重目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