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白河县人大常委会聚焦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充分运用审计成果,通过制度创新、清单管理、联合督查等方式,努力构建人大监督工作闭环,不断强化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跟踪监督,促进财政预算执行规范化。
制度创新促规范。2024年白河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对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跟踪监督的决定》,建立了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审计整改工作情况制度,对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的审查监督作出了详细规定,对监督方式、监督程序、工作机制、整改责任落实等方面进行了规范,进一步促进审计整改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清单管理督整改。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清单“双清单”管理制度。县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同级审”工作报告后,审计部门结合审议意见,对审计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制定问题清单,明确整改目标和期限,压实整改责任。被审计单位对照问题清单,逐项逐条进行销号整改,将整改结果情况形成整改清单,并按要求在规定时限内向县人大常委会汇报整改情况。2024年度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中,审计发现问题32个,已制定具体整改措施45条。
联合督查重实效。县人大常委会还组织部分财经专家、人大代表,会同县审计局组成审计整改联合督查组,对整改情况进行核实督查,对整改不积极、不彻底的部门,发放限期整改督办函。年底,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审计整改工作专题询问会,会上对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并进行满意度测评。结合询问结果,督查组继续跟踪监督重点问题整改情况,把专题询问成果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实际成效,确保真整改、改到位。
五年来,在县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中,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率从89.26%提升到97.43%,整改效果不断增强。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实效,推动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治已病、防未病”重要作用,确保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地见效。
作者:吕升奎
编辑:许沥心
责编:志寿
审核: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