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伊滨区寇店镇:30分钟,营养餐“顶”高温到社区

时间:2025-08-11 09:33:00

配送餐食

  近日,伊滨区寇店镇养老助餐中心的厨房里,锅铲碰撞声与切菜声交织在一起,冬瓜肉片、清炒时蔬的清香与绿豆汤的甘甜在空气中弥漫,厨师们熟练操作,一丝不苟地掌控着每道菜的火候与调味。

  30分钟内,这些看似平常却倾注关怀的餐食将穿越热浪,精准抵达10个社区55位老人的餐桌。这一时间标准的背后,是一套科学化、标准化的社区助餐服务体系。

  “从食材预处理到烹饪火候控制,从分装密封到配送路线规划,每个环节都经过精确计算。”寇店镇养老助餐中心负责人张政奇说。

  近年来,寇店镇建立健全中央厨房与社区配送点之间的高效联动机制,将传统、分散的老年助餐服务升级为集约化运营模式,显著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既保证了餐食的新鲜度,又实现了规模效应。

  “我这表还没走半圈,饭就送上门了。”在舜帝庙社区,82岁的李奶奶看着桌上丰盛的午餐十分感慨。

  近期持续高温,当地的助餐服务再次升级——助餐团队没有简单地将餐食提前做好存放,而是压缩各环节时间,确保老人们吃到刚出锅的热饭热菜。厨师们将清淡解暑的时令菜品列入菜单,确保营养均衡搭配;配送员则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和湿毛巾,随时应对老人的突发状况;在西朱社区配送点,配送员的配送箱里既有保温格也有冰袋格,通过“双温区配送法”让主食保持温度,让水果保持清凉,有效解决了冷热食品同箱串温的难题,为其他配送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30分钟配餐”服务的价值不止于此。送餐员王师傅每天到达老人家中后,不仅为老人摆好碗筷,还主动照顾他们吃饭,在短短10分钟的停留与观察中承担了“非正式照料者”的关键角色;在沙沟社区,独居的吴大爷通过每日短暂的接触,与配送员建立了信任纽带……这些蕴含在日常服务中的互动细节,既在无形中构筑了社区安全网,也有效提升了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能。

  “‘30分钟配餐’服务不仅高效解决了老年人的‘舌尖难题’,更成为我们主动发现潜在需求、传递社会关爱的重要渠道,形成了精细化运营和人文关怀并重的模式。”张政奇说。(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赵硕 通讯员 任费伊 文/图)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