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首页 实时讯息 小说推荐

尘螨稳居成都“过敏原榜首” 华西专家:脱敏治疗可治本,这几类人不能做丨医本正经

时间:2025-08-10 18:02:00

川观新闻记者 魏冯 何嘉琦

8月4日至10日是第十届“中国过敏防治周”。作为全球范围内影响人类健康的第六大慢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引发过敏性鼻—结膜炎、过敏性哮喘、特应性皮炎等多种病症,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过敏反应中心牵头,联合华西第二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专家,在华西医院主院区门诊广场开展联合义诊活动,为公众普及科学防治知识。《医本正经》聚焦网民关注问题采访了多名专家。

@有过敏性鼻炎的你:尘螨防护有“讲究”,脱敏治疗并非人人适用

“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是否具有季节性,主要取决于过敏原的类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过敏反应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孟娟在义诊中介绍,对尘螨、宠物皮屑过敏的患者,症状多为常年性,但冬季因气候潮湿、被褥难晾晒,尘螨数量增加,症状可能加重;霉菌过敏者则根据过敏的霉菌种类是季节性分布或全年存在,表现为季节性加重或常年发作;而花粉过敏在成都平原呈现明显季节性,春季以柏树、构树、梧桐等树木花粉为主,立秋后迎来杂草花粉高峰,最常见的是葎草花粉,常引发鼻眼不适、咳嗽气喘等症状。

针对成都平原地区排名首位的尘螨过敏,孟娟直言,完全规避尘螨不现实,需从日常防护入手:“很多网红除螨吸尘器吸力不足,反而可能导致尘螨尸体碎片和粪便等过敏原颗粒扬起,增加暴露风险,建议定期请专业保洁进行深度除螨;选购防尘螨床罩,需关注编织‘细密’程度,同时避免在床上摆放毛绒玩具——这类物品易滋生尘螨,夜间温暖潮湿的环境会加速其繁殖。”

对于症状反复者,脱敏治疗是治本之策——通过三年左右的规范治疗,让机体逐渐耐受过敏原,可显著减轻症状甚至减少用药。

不过,脱敏治疗并非人人适用。孟娟解释,需先通过皮肤点刺、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等规范诊断,确认症状与尘螨直接相关;对多种过敏原过敏的患者,要评估是否尘螨是最主要的致敏因素。同时,医生会综合考虑病情严重程度、患者的年龄、是否合并基础疾病、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决定是否适合进行脱敏治疗。

别拿“刺激”当“过敏”,不咳不喘也可能是哮喘

“过敏是免疫反应的‘过度激动’(机体免疫反应异常增强),不是免疫力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过敏反应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刘春涛纠正常见误区。

他介绍,过敏性哮喘占成人哮喘的60%以上,儿童占比更高,其发作多由吸入性过敏原驱动——尘螨(粉尘螨、户尘螨占比超60%)、花粉、霉菌、蟑螂碎屑及宠物分泌物都是常见“诱因”。

与普通哮喘相比,过敏性哮喘有明确过敏原诱因,规范治疗可长期维持良好肺功能。刘春涛特别提醒,雷暴天气可能击破花粉释放致敏微粒,过敏性哮喘患者需警惕突发症状。

临床中,患者对过敏性哮喘的认知存在诸多误区。“很多人把闻到冷空气、油烟后的不适当作过敏,其实这只是刺激性反应;还有人认为‘不咳不喘就不是哮喘’,但胸闷变异性哮喘以胸闷为唯一症状,极易漏诊,明确过敏原需通过专业检查。”刘春涛表示,目前,针对尘螨、花粉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及重度患者的抗IgE治疗已取得明确效果。

皮肤敏感≠皮肤过敏,屏障修复是关键

“皮肤敏感是亚健康状态,过敏则是疾病状态,两者不能混为一谈。”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路永红解释,皮肤敏感表现为遇冷、热、日晒或护肤品刺激时,出现阵发性发红、发烫、刺痒、刺痛,通常在去除诱发因素后可自行缓解,主要是皮肤屏障受损所致;而皮肤过敏是接触过敏原后诱发的皮肤疾病,表现为丘疹、红斑等皮损,伴瘙痒疼痛,需规范化治疗才能消除皮损,缓解症状。

如何阻止敏感“升级”为过敏?路永红建议,敏感皮肤的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暴晒、过热或过冷的刺激,选择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胶原等成分的功效性护肤品,“这些成分能帮助修复皮肤屏障,就像给皮肤加一层‘防护盾’,减少过敏风险。”她特别提醒,切勿自行做敏感皮肤的诱发试验,需到医院通过乳酸实验等专业检测方法辅助判断皮肤是否为敏感状态。

路永红还提醒,秋季护肤首要注意防晒,保护好皮肤。对于部分过敏体质的人来说,秋季更需要注意。秋天花开较多,这类人群最好避免前往花多的地方,或者佩戴口罩来阻挡花粉粉螨的吸入。同时,秋季干燥,尘螨较多,戴口罩可以起到物理阻断作用,防止环境中的粉螨和尘螨被吸入人体引发全身过敏反应。

路永红提醒大家不要盲目使用黄瓜皮、西瓜皮贴脸,也不要用蛋清和蜂蜜做面膜。黄瓜皮和西瓜皮中的维生素含量有限,根本起不到护肤作用;而蛋清、蜂蜜等含有高蛋白和糖类物质,会成为皮肤上细菌的培养基,导致皮肤出现感染和炎症。

最新文章